首页 > 博硕要闻
博硕视点丨企业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人民法院申请指南(律师实务解析)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李博   分享到:

引言

INTRODUCTION

图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因各种原因陷入经营困境时,破产清算与强制清算程序成为企业合法退出市场或重新整合资源的重要法律途径。作为处理企业退出事务的专业律师,笔者结合向人民法院申请所需资料,针对股东、债权人、债务人等不同主体的申请要点进行系统化解析,为实务操作提供清晰指引。


一、强制解散、清算程序:

股东与债权人的维权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9-16_100727_312.jpg


(一)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10%持股门槛与公司僵局证明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需满足两个核心要件:持股比例要件公司运营状态要件

主体资格: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

核心证据:需提供“公司无法正常运转、陷入僵局”的证据材料,常见情形包括:

1.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连续两年无法召开或召开后无法形成有效决议;

2.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解决;

3.公司业务停滞、财务账册混乱等实质经营障碍。

4.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5.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实务中法院会审查股东是否穷尽内部救济。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材料清单



工作簿1_Sheet1.jpg

注意:公司解散往往不是纠纷解决的终点,依法清算完毕后才能申请注销公司。

(二)债权人申请公司清算:吊销执照与逾期未清算的双重证明

当公司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后,若未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债权人可启动强制清算程序。此路径的关键在于证明行政程序完成清算义务逾期

法定前提:需提交公司吊销营业执照的官方文件(如《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的证明(如向公司送达的催告函、公司答复记录)。

债权证明:除基础债权证据(合同、转账凭证、对账单)外,需明确债权性质(如普通债权、担保债权)、数额及履行期限,若涉及担保,需提供抵押合同、质押登记等材料。

债权人申请清算材料清单


工作簿1_Sheet1(1).jpg

(三)律师提示:清算程序的时效性与管辖规则

管辖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市级以上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清算案件,区县级企业由基层法院管辖,需注意营业执照上的登记机关,但部分地区实行破产案件集中管辖,需查阅当地法院具体规定。

程序衔接:清算过程中若发现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清算组或债权人申请法院转入破产程序,此时需补充提交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等破产启动材料。

二、破产程序:

债务人与债权人的不同申请逻辑


微信图片_2025-09-16_100733_315.jpg

(一)债务人申请破产:

全面披露企业状况的“自我诊断”


企业自主申请破产时,需向法院提交一套完整的“企业体检报告”,核心在于证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根据人民法院的要求,以下材料构成申请的核心要件:

债务人申请破产材料清单


工作簿1_Sheet1(2).jpg


特别注意:债务人申请破产时,需同步提交《企业职工安置预案》,这是法院审查是否受理的重要依据。若存在拖欠职工工资、社保费用,需在预案中明确清偿计划,避免引发群体事件。

(二)债权人申请破产:

从“债权催收”到“破产启动”的关键转化


当债权人经强制执行仍无法获得清偿时,可通过申请债务人破产实现权利救济。此路径的核心是证明“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需提交以下核心证据:

债权有效证据:如合同原件、发票、对账单、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需明确债权金额、到期日及债务人未履行的事实。

不能清偿证据:最直接的是法院出具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简称“终本裁定”),证明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若未申请执行,需提供向债务人催收的记录(如律师函、短信、邮件)及债务人明确表示无法偿还的证据。

债权人申请破产材料清单(核心差异项)

工作簿1_Sheet1(3).jpg

(三)律师提示:

破产程序的三大实务要点


主体资格审查:法院首先核实债务人是否具备法人资格,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无法适用破产程序,需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债务问题。

预重整方案:若申请破产重整,需同步提交《预重整方案》,内容包括债权分类、重整措施、经营计划等,体现企业重生的可行性,提高法院受理概率。

证据形式要求:所有材料需编写证据目录及页码,工商档案需加盖“档案调取专用章”,复印件需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申请人签章。

三、常见问题解答:从实务争议到操作细节


(一)申请材料中的“盖章要求”有哪些具体规范?

企业提交的材料需加盖公章,多页材料需加盖骑缝章;

工商档案需从市场监管部门调取原件或加盖档案专用章的复印件;委托代理手续中,律师代理需提交律所所函原件及律师执业证复印件(经核对),公民代理需提交推荐证明或亲属关系证明。


(二)债权人申请破产时,“已知债务人财产清册”如何准备?

建议包括:

1.不动产:房产证号、位置、抵押情况;

2.动产:机器设备清单、车辆行驶证信息;

3.金融资产:银行账户、股权登记信息、债券持有情况;

4.知识产权:专利号、商标注册证、著作权登记证书。若债权人确不知晓债务人财产,需在清册中注明“暂无财产线索”,但提交终本裁定可视为已完成不能清偿的证明。


(三)国有企业申请破产为何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根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规定,国有企业破产涉及国有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重大问题,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或国资委的书面同意,体现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定要求。实务中,该批复需明确同意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并对职工安置、资产处理等事项提出原则性意见。


(四)申请材料提交后,法院多久会作出受理裁定?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0条,法院收到申请后5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有异议的需在7日内提出,法院自异议期满10日内裁定是否受理;无异议的,法院应在15日内裁定受理。实务中,因材料补正等问题,周期可能延长,建议提前与法院立案庭沟通材料完整性。

结语

concluding remarks

图片

破产清算与强制清算程序涉及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劳动法等多领域法律适用,兼具程序严谨性与实体复杂性。从材料准备阶段的证据梳理,到程序推进中的沟通协调,再到争议解决时的法律抗辩,专业律师的介入可有效避免以下风险:

1.因材料形式瑕疵导致的补正延误;

2.因程序选择不当错失企业重生机会;

3.因职工安置方案不合理引发的维稳问题;

4.因债权申报错误导致的权利丧失。

对于股东而言,律师可协助固定公司僵局证据,设计清算程序中的股东权益保护方案;对于债权人,可通过尽职调查挖掘债务人财产线索,在破产程序中主张优先权;对于债务人,可借助律师团队制定科学的重整计划,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人民法院在破清案件审理中始终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企业及相关主体需充分重视材料准备的规范性与法律依据的准确性。若您在实务中遇到具体问题,欢迎联系我们团队获取个性化解决方案,让专业法律意见成为企业合规退出或涅槃重生的重要助力。